人的健康就像一架跷跷板,很少有绝对静止、绝对平衡的状态,更多的时候是处于左右摇摆之中。这时,我们就需要进行积极的调整。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宏才教授指出,如果跷跷板向左倾斜,我们可能需要补一点,而向右倾斜时就要泄一点,以促进人体趋向绝对的健康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补可养生,“泄”亦养生。只是,两者皆不可过,补多了,泄多了,超过健康的范围,就会生病。 通常情况下,出于人体自发的调节,人们会困了睡觉、饿了吃饭,会有大小便,会出汗、打喷嚏、莫名其妙地生气、悲伤,这些其实都是补充体力、排除毒素的途径,而也只有这样维持“补”、“泄”的平衡,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。 或者有人会问,既然“补”可以吃补品,那么作为养生的一种,是不是也可以“定期拉肚子”,以“泄”去身体毒素,保障健康呢?对此,王宏才特别强调,“泄”不等同于拉肚子,拉肚子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信号,一旦出现,就证明已经泄过头了,反而伤害肠胃。而且,也不是所有的“泄”都能养生,这取决于两点,一是泄的方法,二是针对的体质,不能一概而论。 比如,人们常会出现某一顿吃太多的情况,有的人隔天的排泄物会相应增加,即通过机体的自然反应,排出吸收不了的物质;有的人却会出现了胃口不好或腹胀等不良反应,这时,就需要多吃些白萝卜,以温和地促进排泄,减轻胃肠负担。 |